他成功地搞垮了不同领域的几家初创公司,mixlab社区成员宇琨的「游戏」人生

● 去年结束了一个设计&营销工具的项目,现在在做游戏。

已经见证了几家公司的倒闭,好忧伤。

●● 经验很丰富嘛。

● 在如何‘搞垮’公司领域方面吗?嗯,经验丰富,hhhh~




闫宇琨



春芳:每次在选择要加入的公司前,最看重的是什么?
 宇琨:对于初创公司,我比较看中领导者的眼界和人格魅力。
因为初创公司的很多内容都是不确定的,产品的方向随时可能会变动、公司的制度不完善等,眼界比较广的老板可以尽可能把公司的大方向带往一个正确的方向;而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的老板,会在初期不确定很大的阶段,高效地调动大家的热情,让工作推进更顺利。

当然,也很看重这个公司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毕竟还是要沿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譬如,在公司待多久?自身可以收获什么样的成果?这些都是要在入职前或是刚进入公司的一段时间时考虑清楚的。



● 春芳:在你呆过,已经结束了的公司里,你最想细聊的是哪家公司的成败史?
● 宇琨:最想细聊的是 17-18 年所在的一家做设计&营销工具的创业公司。因为这家公司从创立到结束我都全程参与了。
创立之初是基于之前公司有一套业务体系,是以单个项目定制的方式来销售和执行的;后面逐渐找到了很多客户的共性需求,和我们自己内部很多可以标准化的流程,就抽离出来做了一个 SaaS 产品。
原以为我们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上都已有一定的积累,会相对顺利;但在真正执行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太过想当然的偏差。为了生存下来,产品方向也不间进行整。
最后公司决定解散的原因,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吧:我们都对产品的来源有一致的理解,却没让所有人对产品的未来产生一致的愿景



● 春芳其它家公司倒闭的原因,可否结合你的岗位角色所看到的部分,谈谈他们失败的原因。

 宇琨:也不是每家公司都倒闭了的哈,初创都是九死一生吧


## 第一家
加入的第一家创业公司是一家电子政务公司,创立之初是我之前公司的老板,预测到电子政务在移动端将会成为一个热点。就把我从上家公司拉出来,开始了寥寥几个人的创业。
不过就我们看到的市场来说,当时电子政务行业还非常传统,也没有腾讯、阿里这种级别的公司愿意介入,的确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但当时我们在移动端没有特别专业的经验,算是小规模的试错。
初期人员非常少,每个人都承担了好几个角色。比如我是“设计+前端开发+项目经理+售前”,基本上都是晚上熬夜写PPT,第二天白天去找客户讲稿;晚上熬夜搞设计/开发,白天汇报项目进度这样的节奏……
初期我们凭借着明显区别于“传统软件公司”的效率,获得了不少客户,还作为政务微信的代表接受了南方日报的采访。但后期发现政府项目的确是有着不一样的壁垒——“关系”,以及政府单位的业务系统往往牵涉层面过多,已有系统几乎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切换到新供应商实施。

总之,业务过于依赖“关系”,行业“传统”对新公司又非常不友好,无奈之下,公司只能考虑转型。我选择离开。


(参加海珠区政务办一起召开的小型发布会)


## 第二家

一直想往互动和游戏方向尝试,于是去了某广告集团的子公司,公司很有活力。我以创新交互探索和开发的身份进入,不久后转为核心业务小组 Leader。最后是因为集团框架限制的原因,子公司的 CEO 希望引入外部资本来开启新的业务线,但集团不同意,所以 CEO 另寻出路,公司解散。


连续三天加班没出过公司大楼,开发组同事在感受窗边温暖的太阳)

## 第三家
这是上家公司新业务线的公司,我作为产品经理参与了整个过程。我们在之前公司的项目制的核心业务中(广告营销相关),把客户的共性需求抽离出来,目标是开发一套相对自动化的“设计&互动营销工具”。但过程中还是发现传播渠道的限制比预期严重、上下游打通的难度也较高,甚至有经济环境的原因,投资并不顺利。
个人认为最后直接导致公司失败的原因如下:

1. 资金链无法支撑;

2. CEO 认为商业模式上无法实现最初的宏大愿景,其他人对这个项目的认知也是有偏差的,最终集体商议及时放弃。


## 第四家

游戏项目创业。

合伙人之间存在一些问题,涉及到多方合作伙伴,就不公开透露了。



 春芳:如果你是投资人,你最看重CEO的什么特质,为什么?
● 宇琨:可能我最看重 CEO 的商业逻辑和执行力吧。
如果对自己的产品都没有信心,在头脑里也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稳健的可持续运营的商业模式,那公司的产品长久存活的风险也就越高。

执行力则是确保这套商业模式能够按照预期落地实现。



 春芳:你希望挑选怎样的合伙人?他们需要具备怎样的资历或者经历?
● 宇琨:我比较喜欢同样比较有跨界能力和经验的合伙人。
因为这样的人思考问题时更愿意跳脱出自己的角色思考,解决问题会更加全面,不会太容易偏向自己负责的内容。
但不同的岗位可能我会倾向于不同背景、不同职业阶段的人,比如偏顶层设计的角色,就最好是能有大公司的经历,能引入更专业的架构;而偏执行落地的角色,从小公司一路走来的人可能在实战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经济学出身的合作伙伴可能会非常值得考虑,他们在思考问题时,会借助数据进行研究,并且能通过数据看到背后的规律。

● 个人技能:

电子电路、嵌入式、UI设计、前端开发、后端开发、产品经理相关技能、品牌/活动营销、游戏策划和开发。

比如我会为了做好游戏的叙事部分,学编剧


● 春芳:你的成长环境是怎么样的?
● 宇琨:非常宽松,家里没什么显赫的背景,也没给我特别大的压力。
我的成长算是非常独立的,爸爸妈妈都比较忙,很多事情都是交给我自己独立完成。自己学习、自己玩、自己决定自己想干什么。这可能也是支撑我完成跨界能力自学的重要因素。
我从3岁就开始玩游戏了。家人并不特别制止,小学的时候放学了也会和一票好友去玩一小会儿。

可能正是因为从很小就开始玩游戏,也有了挑选游戏的“眼光”吧,哈哈,开始慢慢接触独立游戏,一些小众的文化,最终确定了“我要做游戏”。



● 芳:现在依然很多家庭都觉得游戏是“不务正业”的,你想为游戏做些怎样的解释或者说明?

 宇琨:在我看来,游戏只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媒介而已。从本质或者说是从基本的构成要素上来说,游戏是由文本、图像、动态图像/视频、音乐构成的
文本可以衍生出文学,图像可以衍生出绘画、摄影,视频、音乐可以衍生出电影。这些艺术形式具备的要素游戏都有,最大的区别就是游戏在这些基础上增加了和玩家的交互。

文学、绘画、电影呈现方式的弊端(也是优势)是主动向观众输出信息,游戏不仅如此,还能接收观众的输入、反馈。这样的主动行为可以更大程度地加强观众对于整个故事的参与感和沉浸感,甚至可以做到每个人的反馈不同、获得的体验不同。

游戏的内涵和外延,远远比现在大多数人看到的打打杀杀要广阔得多。既然电影这种信息传达的形式能受到大众的认可,不止娱乐性,也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及教育意义。我想,游戏的互动属性也能兼具以上,且可以做得更好。


  

既然选择了“征战”,胜败必乃常事。

依然期待下一场淋漓的投入。



为更好的呈现人物专访,

暂停更新一段时间。
2020再续!
希望你、我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  iBrandUp   往期精选    


无人驾驶 × 智慧城市 | 喻川     参数化设计 × 建筑 | 金瑞

AI智能作曲 × 数学 | 郭靖     园林规划 × 智能写作 | 志炜

漫画 × 雕塑 | 飞羽       AI测肤医生 × 生物 | 吴亮

建筑 × 沉浸式体验 |范哲    量化交易 × AI音乐 | Yui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