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首先介绍下自己吧,我是一名非科班硕士,本科专业机械,期间参加过一些学科竞赛(智能车竞赛、机创等),研究方向主要是自动化,软件方面的基础基本为零。我真正开始学习软件基础知识是从研一开始,实验室主要是C++开发,而由于我科专硕只有两年,在秋招之前学习的时间不到一年,由于实验室管理制度严格,导师项目催得比较紧,我学习的时间都是在做项目之余一点点挤出来的。因此,如果觉得自己学习时间不够或者非科班的同学不必太担心,时间是靠自己争取的,只要你想进互联网的目标坚定,肯拼肯努力,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积累,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会太差。No pain,No gain!
个人offer情况:
腾讯后台开发sp
华为海思大数据开发(实习转正)
小米云平台软件开发
虎牙直播C++服务端开发
深信服C++软件开发sp(云计算方向)
由于实习结束后,9月份准备了一段时间基础,错过了很多公司的笔试或者面试,真正面试的公司只有十家左右,而有些大厂面试的比较早,在自己基础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去面试,也是很自然地的GG了。比如百度当时面的比较早,我基础还没复习完,一面就挂了。阿里更是7月份就开始面试,到九月初的时候基本没有岗位了,正式笔试也是走个形式。九月中下旬的时候,基础知识基本复习完了,之后面试的公司,通过率还是比较高的。腾讯是在9月底面完,10月中旬才确定offer,而自己的目标一直都是鹅厂,这个结果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学习建议
对于技术岗,软件基础知识可以说是个人的硬实力,是你能通过面试的一个大前提。而说到软件基础的学习,对于很多还没有基础的同学可能会有点懵逼,软件基础知识这么杂,技术书籍这么多,该从何看起呢?
先不用慌,当初的我也和你们有一样的困惑,之后一步步挖坑填坑,才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自己回头想想,如果当初还是小白的时候,就能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学习路线,对知识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学习的过程肯定会顺利一些,效率自然也会更高。因此,我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结合软件基础的几大板块知识,制定一个合适的学习路线,希望能让正在学习的同学们少走一些冤枉路!
首先,对于软件基础知识的学习,建议尽可能地去看一些经典的书籍,看第一遍的时候可以不用太过细致,快速地看,重在了解这本书的知识框架,在把握了整体的逻辑框架之后,第二遍就可以详细学习各章节的细节,这个时候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地去看一些相对重要的章节,效率会更高。对于一些经典的技术书籍,只看一两遍很难完全理解其中的精髓,之后可能还要多次地回顾,也可能在实际应用中再来回顾书中的理论知识,也能更深入地进行理解。例如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这本书,内容非常经典,很多地方当你再看一遍又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
每看完每本书,都要学会去做笔记,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消化,笔记中的内容才是自己的东西,而且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有所偏差和不足,笔记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发现这些问题,然后加以纠正并很好地记录下来。
软件基础主要分为这几大板块:C++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设计模式。
C++基础:
C++ Primer 第5版
STL源码剖析(侯捷 著)
深度探索C++对象模型(侯捷 译)
Effective C++(侯捷 译)
软件学习中,语言肯定是最基础的,由于C++较低层,语法非常灵活(比较适合写算法),就导致语法规则比较繁杂,而且涵盖了C语言的内容,学习C++语法相对python、java等其他高级语言时间成本更高一些。
学习C++语法,首推C++ Primer 第5版,C++语法学习的最权威书籍,以C++11来讲解,非常全面地讲解了C++的语法以及C++11的各种新特性,看完帮助很大,如果有时间建议至少看两遍,时间有限的话,建议至少通读一遍,把握这本书的大体框架,然后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性地去看一些重点章节。
STL 源码剖析这本书讲解了C++底层实现,内容包括C++底层内存管理、各种容器的数据结构实现、常见算法的实现等,建议列为必读,可以帮助深入理解C++底层,同时也是对数据结构的复习和巩固。其中也有很多面试常考的知识点,如内存池的机制、traits技法、一些常用容器的底层数据结构等。
深度探索C++对象模型这本书讲解了C++面向对象特性的底层实现机制,由于是翻译版本,读起来内容会相对晦涩一些,但是内容非常重要,尤其是虚函数底层的实现机制,建议多看几遍加深理解,这个基本是C++必问的知识点。看完这本书,对C++面向对象的理解帮助极大,建议必读。
Effective C++这本书主要讲解了编写C++程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条款,有助于梳理在编写C++程序时的一些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也是面试常考的。如果认真读过了C++ Primer,这本书看起来会非常快,其中的很多内容都包含在C++ Primer中了。
总之,C++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学习起来不会很轻松,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但是如果你认真的学习了以上4本书,你会对C++有一个新的认识!相信我,等你学好C++,再学习其他高级语言会觉得轻松许多!
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
大话数据结构
浙大数据结构网上课程(B站链接)
算法
算法 第4版(是以java来讲解)
刷题
LeetCode中文网站
剑指offer 第2版(建议至少刷两遍)
程序员代码面试指南(左程云 著)
数据结构可以说是软件设计的精髓,建议将基础打扎实。大话数据结构这本书对于新手,很适合作为入门,用于建立数据结构的知识体系,另外浙大数据结构网上课程也非常不错,B站上直接可以搜到,讲解简明易懂,弥补了大话数据结构中一些讲解不清楚的地方。在学习了数据结构的基础后,可以开始学习算法,建议学习算法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梳理一些常用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在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同时,建议同步学习C++语法知识,两者基础都学习完之后,就可以刷题了,而在刷题的过程中,可以同步学习STL 源码剖析,有助于你更游刃有余的去使用STL,提高代码效率。刷题的话,建议先刷LeetCode,英语不好的可以到LeetCode中文网站,LeetCode中有一个数据结构的探索专栏,根据难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基本覆盖了各个知识板块的面试高频题,可以帮助新手循序渐进地刷题,培养写代码的感觉。
另外的话,剑指offer这本书中也涵盖了很多面试高频题,可以到牛客网的剑指offer专栏中刷题,由于题目难度划分层次不太明确,新手刷起来效率会偏低,建议在刷完LeetCode探索专栏中的初级、中级之后,再去刷剑指offer的题目,其中的题目在面试中出现的非常高频,建议最好刷两遍,熟练掌握每道题的思路和优化方法。最后,作为进阶,可以看左神写的程序员代码面试指南,非常好的一本书,其中讲解的编程题都非常经典,不仅仅限于国内的IT公司,而是面向全球,包含了国外知名IT公司的一些面试高频题,可以帮助开阔视野。
在刷题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方法,一般将刷题方法分为龟系和兔系。
龟系刷法的精髓就是每个题目要注意质量,不要满足于一种解法,各种解法都尝试写一写,并对比它们的时间空间复杂度。但龟系不是说在一道题上耗死。越是龟系越要注意时间上要掌握好分寸,能解出来最好,解不出来也不要倔强。我觉得比较好的一个平衡点差不多是一个小时。如果一个小时还是解决不了,可以看看提示,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可以看看讨论区的答案或者网上搜索答案。
兔系刷法精髓就是要暴力,天马流星拳,大力出奇迹。作为兔系选手,讲求的就是要疯,一上来就看答案,照着答案写。这个做法看起来不靠谱,其实它有内在的合理性:大部分算法都不是我们发明的,如动态规划,二叉树,线段树,并查集,贪心算法等等,到后来所谓的不看答案自己做出来,其实都是在用固定套路。另外编程题的知识点很多很杂,LeetCode中将题目分为各种标签,建议对标签按照广度优先的顺序去刷题,刷题尽量覆盖每个标签。我个人更倾向于龟系,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每道题的方法套路,也能训练自己的思维,毕竟刷题不是题海战术,刷题质量更重要,每刷完一道题,最好将其中的思路方法记录下来,然后定期做总结,对一些常用方法进行总结分类,慢慢的会发现刷来刷去就是那些套路,你会对它们了然如胸。
操作系统:
操作通用知识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第3版(CSAPP)
操作系统 精髓与设计原理 第8版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
Linux
鸟哥的Linux私房菜 第4版(用于了解Linux基本命令)
UNIX环境高级编程 第3版(APUE)
Linux/UNIX系统编程手册(上下册)
内核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LKD)
深入理解Linux内核
在语言基础和数据结构之外,操作系统可以说是面试考查最多的内容了,在面试中很可能会问的比较深,毕竟操作系统是很深奥的!
学习操作系统知识,可以先看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方面的神书,内容非常经典,而且比较通俗易懂,适合入门,软件的话建议先学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再根据个人情况学习第一部分。然后再学习操作系统 精髓与设计原理,这本书比现代操作系统更通俗易懂,可以结合CSAPP一起看,两本书的知识点相互有所弥补。看完前面两本书,如果想对编译链接的原理进行深入学习,可以参考程序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非常详细的讲解了程序编译过程中的具体细节。
另外,针对Linux进行学习,可以先看鸟哥的Linux私房菜,快速看,主要是了解Linux基本命令。进一步学习系统编程,可以学习APUE,其中讲解了Linux/UNIX常用系统编程接口的使用方法和对应的应用实例,由于这本书有些理论知识讲解地比较简略,而Linux/UNIX系统编程手册讲解更为详细,建议两本书结合着看。
在学习完前面所说的操作系统书籍之后,如果还想对Linux内核原理进行学习,可以看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和深入理解Linux内核,由于后者更加偏重理论细节的讲解,看起来比较晦涩难懂,容易陷入细节。而 LKD这本书以实践为主,没有赘述很多细节,主要是结合各个模块,以宏观的视角来讲解,能帮助你快速建立比较完整的的知识框架。建议先学习后者,再学习前者,这样可以更好地去理解各个知识板块的逻辑关系和细节实现。
如果有同学对操作系统底层知识感兴趣,可以看我一个朋友的博客 底层知识学习记录,总结的非常不错,看完会非常有帮助!